三夏时节,德江群众走进当地园区采收花椒,绘成一幅幅夏日劳作图。稳坪镇的张别英依靠4亩土地和基地务工,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,看着曾经的石旮旯披“绿毯子”,她满是笑意。
深居武陵山区的土家人喜麻好辣,常进山采摘野生花椒用于调味。如今,当地在荒山荒地和石头缝里发展起花椒产业,正依靠这股“麻味儿”改变命运,书写崭新的篇章。
(资料图)
乱石纵横,广种薄收,曾是地处乌江沿岸的稳坪镇金庄村的真实写照。2014年,金庄村探索出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“大户+村支两委+农户”等组织方式,积极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、务工等方式参与发展花椒产业,让农户从中得到实惠。
“以前这些都是石旮旯,石窝窝,栽上花椒以后就变成了一片绿色。”看着满山青绿,在基地务工的金庄村村民张别英满意地说,花椒产业发展得很好,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也很多。
2015年,金庄村的花椒产业开始在稳坪镇推广。数据统计,该镇目前已发展花椒2.4万亩,辐射带动群众1500户,带动群众务工就业2.6万余人次,年劳务支出200余万元,年产出鲜花椒达480吨。
“花椒治理石漠化效果明显,经济效益也十分乐观。”稳坪镇金庄村党支部书记张辉表示,他们将继续规划好、改造好、利用好、管理好花椒产业,摆脱生计型农业,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。
花椒产业不仅让石漠地披绿生金,昔日的荒山、荒地也得以盘活。这段时间,在德江县荆角乡茶山村的300多亩花椒基地里,椒农们也正在抢抓晴好天气,采摘和烘烤花椒。
“花椒发展前,这些土地全部是丢荒的。”德江县麻姑娘花椒专业合作社法人曹永霞说,我们重新把它开垦出来种上花椒后,闲置的荒地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机与活力。
曹永霞栽种的花椒品种为云南九叶青,对技术含量要求十分苛刻。2017年种植以来,她们采用油粑、牛粪发酵制成农家肥精心培育,使得花椒的香度与麻度较其他花椒要高5出个点左右,倍受外地客商青睐。
“基地的烤房每一轮可烘干450斤花椒。”曹永霞笑着说,精心管护的花椒品质佳,出油量高,有云南、成都、重庆、贵阳的经销商来收购,销路这块完全不愁。
花椒是带富一方百姓和治理石漠化的一剂“良方”。据德江县花椒产业专班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全县投产的6万亩花椒基地可产出干花椒500余吨,香麻花椒已成为带动山区群众走上致富道路的特色产业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
编辑 葛永智
二审 杨聪
三审 朱邪
关键词: